化工园区因其产业特殊性,对安全、环保与应急管理的要求极高。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,智慧化工园区通过融合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等技术,正逐步构建起“风险可感、过程可控、应急可联、责任可溯”的新型管理体系,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提升。

一、全域感知:构建多层次安全监测网络
智慧化工园区以“预防为主”为核心,部署覆盖全区域的智能感知体系:
在重点装置、储罐区、管廊等高风险点位安装有毒有害气体、温度、压力、液位等传感器;
利用高清视频与AI算法实现人员行为识别(如未戴安全帽、违规闯入)和火焰烟雾自动检测;
通过无人机与巡检机器人补充人工盲区,实现7×24小时动态巡查。
所有数据实时回传至综合管理平台,形成“点—线—面”立体化监测网络。
二、智能预警: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控
依托大数据分析与风险模型,平台可对异常数据进行多维度关联研判。例如,当某区域同时出现气体浓度升高、设备温度异常和人员滞留时,系统自动判定为高风险事件,立即触发分级预警,并推送至相关责任人。部分园区已实现事故隐患提前数小时甚至数天预警,显著降低突发事故概率。
三、一体化应急指挥:提升协同处置效率
一旦发生险情,智慧平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:
自动调取事发点周边监控、工艺流程图、物料信息;
联动广播、门禁、消防、喷淋等系统实施区域隔离与自动处置;
通过电子围栏与人员定位,精准掌握受困人员位置,优化疏散路径。
指挥中心可在数字孪生地图上“一屏调度”,实现企业、园区、政府三方高效协同。
四、闭环管理:强化责任追溯与持续改进
所有操作记录、报警信息、处置过程均被完整留存,形成可审计、可回溯的数字档案。结合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评价体系,园区可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,推动主体责任落实。同时,通过定期复盘典型事件,优化风险模型与应急预案,实现安全管理的螺旋式提升。
智慧化工园区不再是简单技术叠加,而是以“本质安全”为目标的系统性重构。通过构建“感知—预警—处置—评估”全链条管理闭环,不仅大幅提升了安全防控能力,也为园区绿色、高效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