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分享行业最新动态及解决方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实践

发布时间:2025-09-16 浏览次数:

在国有企业规模扩张与资产类型多元化的背景下,传统管理模式因信息割裂、流程冗长等问题,难以满足动态监管需求。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管理流程,成为提升国有企业资产效能的核心工具,其应用实践呈现三大典型特征:

image.png

一、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,破解资产“家底不清”难题

系统以资产唯一编码为纽带,构建从采购预算、入账登记、使用维护到处置核销的全流程闭环。以某能源央企为例,其系统覆盖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等八大类资产,通过集成财务、采购数据,实现资产与预算的联动管控。在资产使用阶段,系统自动记录调拨、维修、报废等20余类操作,生成动态履历。某制造企业通过系统内置的“一物一码”功能,将设备故障率降低30%,资产账实一致率提升至99%。

二、智能技术深度融合,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

物联网与AI技术的集成应用,使资产监管从“人工驱动”转向“数据驱动”。某省级国资平台为高值资产配备有源RFID标签,实时监控设备位置与运行状态,当某台价值500万元的数控机床异常停机时,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推送维修工单,将设备闲置时间缩短60%。在盘点环节,系统支持手持终端扫码与无人机航拍双重模式,某建筑集团通过无人机盘点,将20万平方米园区的盘点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。

三、数据驱动决策优化,释放资产配置效能

系统内置多维分析模型,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撑。某交通投资集团通过系统生成的资产利用率热力图,发现3个地市的车位闲置率超40%,随即启动跨区域资产调剂,盘活闲置车位1200个,年增收超2000万元。在风险防控方面,系统自动匹配审批权限,某央企处置单台价值超1000万元的设备时,系统强制要求上传第三方评估报告,并触发总部多部门联审,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。

当前,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正从“功能实现”向“价值创造”演进。通过与区块链技术结合,实现资产溯源与权属证明的不可篡改;借助数字孪生技术,构建资产三维模型进行虚拟巡检。这些创新应用,将持续推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向智能化、生态化方向升级。


联系我们 以咨询+系统提供最优的智慧化服务

方案咨询预约演示价格咨询联系我们